腰鼓表演 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展演 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展演
4月18日、19日,由省体育局、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市体育局承办的河南省第四届民俗体育大赛在开封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700余名运动员齐聚开封,诠释民俗体育文化魅力,在古城开封刮起一股“最炫民俗风”,引起广泛关注。
开封刮起“最炫民俗风”
伴着欢快的音乐,健身秧歌队队员翩翩起舞,动作整齐划一;空竹嗡嗡作响,表演者抛、接、甩、捞、转各种动作让人眼花缭乱;左突右闪的毽球表演,让现场叫好声不断……河南省第四届民俗体育大赛在汴举行期间,各种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展演让观众大饱眼福、直呼过瘾。
此次民俗体育大赛共设置了空竹、毽球、健身秧歌等3个竞赛项目和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展演活动。抖空竹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该项目吸引了来自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等市及县区共23支代表队近200名运动员参赛。毽球项目共有来自新乡、焦作、商丘等11支代表队参加,他们分别进行男、女组团体竞技。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健身秧歌更是吸引了来自全省20个市县代表队的近300名选手参赛。作为本届大赛唯一一个展示项目,传统体育展演魅力十足,来自开封、郑州、周口、洛阳、焦作、滑县等地7支代表队带来了30个传统民俗体育展演,让观众享受了一场美味的体育文化盛宴。
比赛中不时见到开封市参赛选手的身影,尤其是在传统体育展演中,我市代表队带来的《五胡闹东京》由杨海明、张济生、李学斌、代玉明、马广峰5位老拳师参加,他们平均66岁,都蓄有雪白长须,人称“五胡”。《五胡闹东京》表演涉及心意六合拳、查拳、少林拳、禅仗、春秋大刀等,精彩绝伦,观者叫好声不断。他们用高超的技艺展现了开封健儿的风采,诠释了开封民俗体育的魅力。
“这样的比赛很接地气,深受老百姓喜爱。这些比赛项目老百姓很容易学,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娱乐身心,应该多举办这样的比赛,多让老百姓参与。”全程观看了本届比赛的健身爱好者马承先的话,说出了不少健身爱好者的心声。
开封民俗体育源远流长
民俗体育包括打陀螺、跳皮筋、滚铁环、赛龙舟、舞狮子、放风筝、踢毽子、跳绳、掷沙包、荡秋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
开封市早在北宋时期就有了民俗体育活动。北宋东京(今开封)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蹴鞠、击鞠、捶丸、驴鞠、相扑、武术、射箭、踏索、上竿等,都是老百姓们喜爱的项目,尤其是蹴鞠、武术、百戏等在民间流传甚广,极为盛行。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的描述,来形容东京娱乐活动的盛况。在当时,民俗体育活动举办的时间是比较固定的,一般是在节气、节日中或在大型庙会上,会有或官或民组织的重大娱乐活动,其中既有表演也有竞赛,比较著名的当数金明池的水嬉。《宋史·礼志》中有相关描述:“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三月,幸金明池,命为竞渡之戏,掷银瓯于波间,令人泅波取之。”《东京梦华录》有清明节市民郊游的描述:市民们折翠簪红,放风筝、荡秋千、踢气球,玩累了就在柳丝下、园圃旁,罗列杯盘,畅饮饱餐。另外,蹴鞠、捶丸、上竿等也成为北宋时期一些节日中的传统娱乐活动和表演项目。在瓦肆中,诸子百戏、相扑角力等表演活动也是层出不穷。
蹴鞠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足球竞技活动,北宋时这项活动颇为普及。在当时,蹴鞠分为两军对阵的挂网球门踢法和一人单踢、二人对踢或数人轮踢等两种形式,不仅普通老百姓喜欢,就连帝王贵胄也非常喜爱。北宋时期的《宋太祖蹴鞠图》就描绘了宋太祖、宋太宗、赵普、郑思、楚昭辅、石守信等君臣进行蹴鞠的场面。在北宋时还有专为足球成立的社火,其中著名的有“齐云社”“圆社”等。
北宋东京的民间习武之风盛行,武术中以相扑为最。东京民间有“社火”组织相扑表演,多在瓦肆内进行,并且多在节日中进行表演。在小说《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中,浪子燕青与任原进行相扑比赛,生动再现了我国北宋时期相扑的场面。即便是在《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关于民间相扑比赛场景的描绘。由于北宋时期民间的习武风气盛行,在北宋时期多有各种武术社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射箭,并且在当时成立了比较大的结社组织——弓箭社。他们平时种田,闲时习武,组织健全、纪律严明,起着保卫家乡的作用。因此,在当时有着“带弓而耕,佩剑而樵,出入山坂,饮食长技与敌国同”的说法,可见当时民间习武风气一斑。
民俗体育在开封得到传承
清晨,在金明广场西南角,人未到,便听到“噼噼啪啪”的鞭子响声,10多位老人正在打陀螺。那些陀螺形态各异,大的粗如酒桶,小的细如酒杯,鞭子“啪”的一声,重重地抽在陀螺上,在围观市民的喝彩声中,陀螺旋转如飞。
开封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至今留传下来的民俗体育活动还有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金明广场、市政广场、环城公园、汴京公园及各个居民社区等空旷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市民采用民俗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身影。民俗体育活动的内容有抖空竹、打陀螺、敲盘鼓、打腰鼓、打太极拳等。
记者采访发现,如今的开封城还保留了古时的节日民俗特点。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正月十六,在禹王台公园、中国翰园、万岁山景区等地方都会组织大型的庙会活动,在庙会上均有民俗表演与民俗体育活动的出现,例如敲盘鼓、踩高跷、抖空竹、舞龙舞狮、杂技、踢毽子等。
清明文化节期间,开封市还专门举行一些民俗体育活动的比赛与表演,其中有相扑表演、武术表演、踢毽子比赛、滚铁环比赛、风筝比赛、跳绳比赛等,还有一系列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在各个居民社区中,也能经常看到居民们组织在一起进行民俗体育活动的身影。其中有太极拳、太极剑、秧歌、盘鼓等,居民们从事民俗体育活动的热情很高,对于这些传统活动也是非常喜爱。六四六社区的张大妈说,她们社区的体育活动开展得非常红火,在整个开封市是比较出名的,民俗体育活动是整个社区体育活动中的一个亮点,参加的人相当多,而且热情很高。张大妈说:“民俗体育活动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我们要努力将它传承下去。”
开封市现在有多个民俗体育活动社团和协会,像武术协会、空竹协会、盘鼓协会、陀螺协会等,在这些协会中,会员多的近万人,少的也有二三百人。这些协会有的是政府组织承办的,有的是市民自发组织、经政府批准成立的,旨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证其完整性,同时发展开封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发扬开封的民俗体育文化。
来源: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黄朝晖)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