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美丽乡村建设主题,牢牢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创新开展了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四美”乡村建设,全区农村呈现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新貌。
突出价值引领 培育文明乡风
针对农村、农业发展新形势,我区积极适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对社会道德风尚的新期盼,突出价值引领,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社会思潮。自2012年以来,在全区各村推出了120余幅富有乡土气息、符合农民审美情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并利用乡村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讲解12个主题词内涵;从2013年开始,在银江镇各村启动了“好人榜”建设,积极培育树立东区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杆,广泛发动村民推荐身边好人、学习身边好人、争当东区好人。同时,先后组织开展了村规民约修订、星级文明户评选、最美乡村青年评选等活动。
注重城乡统筹 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不仅体现在风尚之美,更体现在环境美、人文美、秩序美中。近年来,我区把建设“四美”乡村纳入了东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坚持城乡统筹,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自2013年以来,该区实施了“村庄美化、道路硬化、庭院净化”工程,农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工程,在全市率先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探索城乡环境治理新模式,全面规范农村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全面打造农村多层面、全覆盖科技防范网格体系,完成了倮果片区、华山村天外天等地技防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快乐健康的农家生活,在每个村建起了标准的文化活动室、阅览室,村村设立了阅报栏、农家书屋。
保持发展定力 共享美好生活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中,我区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不仅让乡村美起来,更让农民群众富起来,让村民真正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充分发挥城市近郊优势,制定了东区农村“打造两线,拓展三区,发展四片”战略,以倮果桥南—沙坝—阿署达为轴线,重点发展近郊休闲旅游业、生产型服务业等产业,以倮果桥北—攀枝花村—弄弄沟村为轴线,重点发展钢铁钒钛机械制造、都市型工业等产业,成功引进了华西希望集团、亿丰瑞朱矿排土场废石综合利用、浚铭工贸规格石料加工等大型企业,同时积极推行新型农业产业发展业态,推进农村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来源:四川文明网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长沙高铁新城首试“1.5级土地开发” 可缩短建设时长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