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县,乡村振兴落地实施的重要支撑在于对乡村振兴理念进行全面且创新的解读。绿维文旅结合政策方向、市场规律及乡村振兴的制定基础,提出乡村振兴的六化打造手法,并进行系统规划编制,构建了“五位一体”的规划体系。
一、乡村振兴的“六化”手法
(一)科技化。科技化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的重要基础支撑。以技术升级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以科技发展,推动生物防控、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文化保护与创新;以科技进步,助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智慧化、均等化。
(二)信息化。信息化是促进乡村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营销及追溯,实现农业智慧化;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常态化的远程教育、 远程技术指导、远程医疗,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无缝对接;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出
行、智慧社区服务、智慧养老等全方位智慧生活。
(三)旅游化。旅游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以旅游产业为引擎,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旅融合发展;以旅游带来的消费聚集为基础,促进农业即农产品附加价值的提升;以旅游促进城乡之间的市场与要素流动,带来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升,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四)品牌化。品牌化是乡村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品牌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附加价值,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同时塑造地方鲜明的形象。
(五)生态化。生态化是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标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构建生态系统;针对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提供安全绿色农产品;针对人居环境,加大整治力度,营造宜居环境。
(六)工艺价值化。工艺价值化是传承乡村文化及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以传统工艺、本地化工艺等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改进为手段,以匠人培育为重点,以市场化对接为通道,促进手工业的发展,实现工艺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绿维文旅原创:兴洲皇庄项目
二、乡村振兴“五位一体”的规划体系
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是涉及五个层次的一体化规划,即《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县域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乡 /镇 /聚集区(综合体)规划》《村庄规划》《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规划》。
(一)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发展规划,需要在进行现状调研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乡村振兴总体定位、生态保护与建设、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居住社区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体制改革与治理、文化保护与传承、人才培训与创业孵化十大内容,从方向与目标上进行总体决策,不涉及细节指标。
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应在新的城乡关系下,在把握国家城乡发展大势的基础上,从人口、产业的辩证关系着手,甄别乡村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乡村的产业体系,引导村庄合理进行空间布局,重构乡村发展体系,构筑乡村城乡融合的战略布局。
(二)县域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县域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是与城镇体系规划衔接的,在战略规划指导下,落地到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与重大项目,而进行的一定期限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在总体规划的分项规划之外,可以根据需要,编制覆盖全区域的农业产业规划、旅游产业规划、生态宜居规划等专项规划。此外,规划还应结合实际,选择具有综合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从点到面布局乡村振兴。
(三)乡/镇/聚集区(综合体)规划
聚集区(综合体)为跨村庄的区域发展结构,包括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二三产融合先导区、产居融合发展区等。其规划体例与乡镇规划一致。
(四)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是以上层次规划为指导,对村庄发展提出总体思路,并具体到建设项目,是一种建设性规划。
(五)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规划
重点项目是对乡村振兴中具有引导与带动作用的产业项目、产业融合项目、产居融合项目、现代居住项目的统一称呼,包括现代农业园、现代农业庄园、农业科技园、休闲农场、乡村旅游景区等。规划类型包括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
来源:凤凰网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水筑工匠心 ▏九牧,成就大国品牌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