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备受关注的哈尔滨国际马拉松大幕落下,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肯尼亚的选手斯坦利·基普罗蒂奇·贝特以2小时10分30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冠军并打破赛会记录,李春晖以2小时24分获得国内男子组冠军;女子组方面,同样来自肯尼亚的选手露丝·韦特希拉·卡兰扎以2小时34分43秒的成绩获得女子组冠军并打破赛会记录,焦安静以2小时50分的成绩获得国内女子组冠军。
赛道上马拉松选手奋力拼搏,场外的合作伙伴也是“拼尽全力”为选手助威,乌江榨菜作为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赛事的官方合作伙伴,为跑友们全程随时补给。
提到乌江榨菜,人们现在可能最先想到的词就是“炫富”,这个家喻户晓的国民级佐餐食品,最近因为台湾一档节目的嘉宾言论,火遍大江南北。
在8月7日播出一档台湾政论节目中,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频频Q到“培(péi)陵榨菜”。这位嘉宾称大陆人已经吃不起榨菜了!这是继“吃不起茶叶蛋”之后,又一“神论道”。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在发音的时候还将“涪(fú)陵榨菜”念成培(péi)陵榨菜”,涪培不分,准备工作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这位嘉宾还表示:“涪陵榨菜业绩好的时候,就说明大陆一般中下阶层是过着不错的日子,因为大家都吃泡面配榨菜,但最近涪陵榨菜股票大跌,业绩大坏,这说明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了,中国大陆民众现在都绷紧神经。”
此番言论一出,乌江榨菜成为了网友们纷纷炫富的“标配“, 各大新闻媒体也在网络平台对这一事件进行了争相报道。
大V追捧、网友测评、花式吃榨菜,乌江榨菜接连几天霸屏热搜榜。
其实,乌江榨菜作为“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推荐运动补给食品”, 早已不再是餐桌上的佐食那么简单,在众多知名马拉松的赛道上都已经有了乌江榨菜的身影,而与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这样的重量级赛事联手,为选手送上强力的补给保障,也早已是计划之中的事情。
乌江榨菜在今年正式切入体育领域,意在向人们传导科学健康的运动理念,与此同时,乌江榨菜也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
繁忙的都市人,很多时候都是晚睡早起,有时候可能因为早上多睡了一会儿,就忽略了早餐的质量甚至干脆不吃早餐,这样长期下来将会对身体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乌江榨菜多年来一直在传导健康正确且简单的生活理念,早餐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榨菜是我国传统的民俗食品,以其鲜、香、嫩、脆的特点驰名中外,是酱腌菜中的主要子品类,与德国甜酸甘兰、法国酸黄瓜并列为世界三大名腌菜。早上起来,哪怕是一碗白粥,搭配上鲜嫩脆爽的榨菜,也会为一天的工作注入强有力的能量。因为榨菜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以及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丙迄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现代营养学认为,榨菜能健脾开胃、补气添精、增食助神,富含大量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健康食品。
而在参加马拉松的过程中,人体在大量出汗的过程中,会丢失大量电解质,尤其是电解质中的钠离子。钠离子的缺失,容易引起跑友的低钠血症,轻则头晕眼花,重则造成肌肉抽搐,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心力衰竭,对身体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只有及时补盐,才能平衡体内的电解质,让身体找回健康状态。所以及时补盐对马拉松跑友而言非常重要。乌江榨菜,鲜脆爽口,便于携带,比起盐丸补盐不伤肠胃,除了饭桌上的佐餐,也正成为运动补盐的好搭档。
在我国,跑步也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健身方式和生活态度,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向往和追求,如今中国已进入全民健身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户外路跑赛事开始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马拉松这项最传统也是最具挑战性之一的运动中来。中国田协发布的《2018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境内举办马拉松赛事共计1581场,其中,中国田协认证赛事339场,非认证赛事1242场,累计参赛人次583万。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总消费额为178亿,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288亿,年度产业总支出达746亿,相较前一年增长7%。
凭借马拉松营销,乌江榨菜在广大跑步爱好者中建立起良好口碑,扩大了消费群体,也为品牌赋予了“健康”、“运动”的新形象。从更宏观角度讲,乌江榨菜马拉松营销的成功还会引起运动人群对中华传统美食的思考,助力传统文化与新兴体育文化的联动结合。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乌江榨菜也会成为选手在马拉松赛道上“炫富”的标配!
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飞云)
上一篇:异体CAR-T“北京方案”再传佳音!白血病患儿治愈已3年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